Author Archives: ivanviiv

批判地理學與Neil Smith

(English See Below)

作者︰陳寧

由空間理論學者列斐伏爾提出的“城市權利”的觀念也許曾經豐富了我們對城市規劃的想像。但是我們可有發現,這個觀念在經過不斷的,盲目的重複以後,已經變成了毫無意義的口號?列斐伏爾提出對空間的重新審視,無疑在西方哲學的領域開創了革命性的先河。然而他主張的理論,即空間是在具有創造性的群體與傳統的地理因素和市場力量的相互制衡下形成的,卻一直沒有在地理學以外被廣泛引用。只要大眾對空間的概念還是由活躍於十七世紀的牛頓和康德所提倡的先驗性理論支配,我們始終還是會把空間想像為一個死寂,靜態的容器。相對於牛頓和康德,其他近代西方學者(不管是海德格爾,薩特,柏格森還是德勒茲)都一概將時間設想為一股具爆炸性,甚至可以改變時代的龐大能量。

各種理論偏見在時代巨輪的運轉下往往被迫重新評估, 牛頓和康德的理論也不例外。(may not need this sentence, doesn’t really make any sense/flow in the grand scheme of things)當年列斐伏爾與情境主義國際關係密切,因此後者對“單一城市化”的犀利批判也近乎理所當然的富有列氏理論色彩。情境主義國際所主張的烏托邦主義是實際的,而且是以集體需要來主導空間的運用。也就是說,從情境主義國際的觀點出發,空間是用來滿足群體的需要和慾望的媒體,而不是牟取利潤的工具。此外, 情境主義國際也是以現象學角度來探討空間的先驅。如果以現象學為切入點來看空間,焦點就在於不同層面的經驗,情感和觸感如何影響空間的構成。在這一點情境主義國際的“心理地圖”就非常到位。1968年5月來自不同階層的巴黎市民起義抗爭,他們激烈反對的就是在空間士紳化和空間制度化的運用下,普羅市民必須承受的漠視。 自此1968年起義以後,學者們對空間的洞見發生了改變。無論是由米歇爾·福柯提出的富暗示性的“異托邦”理論 ,還是由德勒茲和瓜塔里提倡的領土概念,這些論述都摒棄了先驗唯心主義, 取而代之的是對’強度’,歧異點和邊界的多重性和重複性的熱烈擁抱。

“批判地理學”這個術語通常令人聯想到諸如David Harvey、Edward Soja、Jeff Malpas和Neil Smith等學者,他們至今已花了數十年的時間嘗試打破西方對思維空間的固有看法。對他們來說,思維空間並不是由不同對立面的加錯而產生的實踐性經驗, 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存在本身。這些哲學家的理論徹底的改變了我們與空間的關係 – 空間由以往只是我們生活的背景變成了與我們互動的元素之一。 我們的身體,心理,情緒都會因應空間的改變作出不同的反應,而空間本身也會隨著這些反應被重新配置。透過這些學者和藝術家富創意性的探索,我們可以從另類的角度了解社會階級的形成以及各種有形無形的抗爭方式,以對抗私有化、分層化和技術官僚。

至此,我們必須談一談電影。根據班雅明的論述,電影作為視覺媒介,擁有揭示 “視覺潛意識”的力量。 “視覺潛意識”不但控制著我們的視角,更打亂我們的思維和聯想模式。所以當戈達爾說,跟踪拍攝是一種道德的行為時,他是非常有道理的。就電影媒介而言,只要時間依然支配空間 (如通過敘述展開情節以及刻劃時間的流逝),它就必定接受某種思想的規範。當敘事結構被各種的方法打破了(不論是Pedro Costa呈現真實的節奏的長鏡頭,Chantal Akerman 的體驗性時間,Orson Welles的深焦拍攝,還是Chaplin, Keaton and Tati極富空間感的“情境”等等),人類的身體才能成為空間領域裡,由其他有生命或無生命的單位組成的結構的一部分。電影不但讓不易察覺之情溢於言表,更令難以想象的空間變成真實。

Wolfen, Dark City, Colossal Youth, Assault On Precinct 13是以城市和城市裡的階級分層為主題的電影,Playtime, Two Or Three Things That I Know About Her 則揭示空間的邏輯性和在空間裡運行的建制,而The Bed Sitting Room 是對末日以後的景觀空間的描繪。這些電影將成為我們以下的討論的出發點, 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在一個不斷剝奪和將我們無產階級化的城市裡策略性的打造空間吧。

(English)

Much has been made of Henri Lefebvre’s famous injunction to claim ‘the right to the city’, but- as one might expect of slogans that have been worn threadbare by mindless reiteration and repetition- what this would entail is not often remarked upon. What is worse, the revolution that he initiated in Western philosophy through his re-examination of spatiality and the ways in which it is shaped by creative and collective human action as well as conventional geographical factors and market forces has remained, for the most part, confined to the field of geography, and many of us continue to hold to Newtonian and Kantian conceptions of space as a ‘transcendental’, physical condition of experience- a dead and static container. By contrast, Western thought (and this holds true for everybody from Heidegger and Sartre to Bergson and Deleuze) has always privileged time as an explosive, dynamic and revolutionary force of becoming.


This legacy has not gone uncontested, and the force of events has often compelled a re-evaluation of these prejudices. The 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s trenchant critique of ‘unitary urbanism’, developed in conjunction with Lefebvre while he frequented their circle, sketched the contours of a practical utopianism, one that would actively appropriate space and divert it towards the servicing of need, pleasure and collective desire, rather than profit. Besides this, their ‘psychogeographic’ research inquired into the phenomenology of space, the ways in which concrete spaces form milieus of experience, colored by affectivity and sensation. Following the mass contestations over institutional and gentrified space in the revolts of May 1968, Michel Foucault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suggestive notes on ‘heterotopias’, while Deleuze and Guattari followed suit with their concepts of territories, populated by intensities, singularities and refrains.


‘Critical geography’, a term that is loosely attached to thinkers as varied as David Harvey, Ed Soja, Jeff Malpas, Neil Smith and Jeff Malpas, have devoted decades of work into testing and concretizing these insights, straining against the limits that Western thought has always imposed upon thinking space as something that is ‘produced’, a field traversed by antagonisms and worked upon by practices, rather than given as a naturalized ‘there’. Through their work, the spatial background that we live unreflectively comes to the very front as something that acts upon us- physically, affectively, psychologically- as we act upon it, something through which power flows, constraining certain possibilities while enabling others. Their creative inquiries have also given us a lens through which we can perceive the materialization of class and the invisible forms of resistance that combat stratification, privatization and technocracy.


Of course, cinema, as a visual medium, has the power to reveal the ‘visual unconscious’ (Walter Benjamin) to which we have always been beholden, disrupting the associative patterns of thought that accompany it. Godard has said that the tracking shot is an ethical act, and we can only register our deep agreement with him. Insofar as cinema has always subordinated space to time (its passage and its unfolding through narrative), it has been complicit to a certain paradigm of thought. When it breaks with this narratorial structure, whether through long takes to render the rhythms of real, experiential time (as in the work of Chantal Akerman), the long tracking shots of Pedro Costa (tracking the movement of a person through an entire neighborhood), the deep focus shots pioneered by Orson Welles or the exceptionally spatial ‘situations’ developed by Chaplin, Keaton and Tati, where the human body becomes one element in a spatial field populated by other animate or inanimate bodies, cinema renders the imperceptible palpable, thinkable and livable.


Through a series of disparate films, some of which take the subject of the city and its stratification as a thematic preoccupation (Wolfen, Dark City, Colossal Youth, Assault On Precinct 13), others which reveal the logic of space and the apparatuses that operate within them (Playtime, Two Or Three Things That I Know About Her) and yet others which depict spatial practices that take shape in a post-apocalyptic landscape (The Bed Sitting Room), we will attempt to initiate a collective discussion on spatiality and the strategies that we can adopt towards it in a city in which we have been proletarianized and expropriated.

發表留言

Filed under 舊跨時

【反國教特刊】❼ 萬人簇擁以外的一種思考

文:梁傑城

學民思潮(下稱學民)成立以來,發動了要求撤回國民教育科(下稱國教科)的運動,泛民媒體亦大力宣傳。直至近日,學民更主辦了「埋單計數‧撤回課程‧佔領政總」的行動,把運動的聲勢推至另一個高峰。全城哄動的氣氛,比反高鐵運動有過之而無不及。帶動這場運動的學民,自然會成為被認同和支持的團體。

正因如此,我認為我們必須從鎂光燈和人群中稍為挪開身子,重新審視學民。因為它在運動中的領導地位,其立場和行動,不免會成為參與者的楷模,從而忽略了運動顯現的一些基本問題。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將集中討論反國教運動的一些流行說法,希望能增添一些思考資源。

綜觀學民思潮的立場,其實略嫌粗疏,有些問題並沒有好好梳理和解釋清楚。在此嘗試分開數點,逐一點出:

公民教育的迷思

首先,學民思潮反對推行教育科,是因為國教科「大篇幅提及國家發展的光明面,以及利用國民教育進行『洗腦式』政治意識灌輸」[1],而他們提出的教育想像,雖然沒有詳細論述實質內容,但由他們轉載的文章[2]可見,其實是參照西方民主國家的「公民教育」。

他們認為,「公民教育」是一個中立的教育,而能夠反省和批判國家的體制問題。例如他們設想的「公民教育」應該「反思國內當前社會問題及民主發展……六四事件、維權人士遭到拘禁、李旺陽遭『被自殺』、黑心食品、小悅悅事件等國內發生的問題」[3]而這些問題,當然就涉及體制本身。然而,「公民教育」真的是這樣嗎?

他們在上述的轉載文章,對德國的公民教育頗為稱頌[4]。在此,讓我在這裏簡略的討論一下德國 「公民教育」的宗旨和一些具體內容。從而帶出我認為他們誤解了「公民教育」的觀點。

德國聯邦政治教育局(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bpb),是德國憲法規定的對公民實行基本政治教育的機關。此機構的英譯名稱,用上"civic education"公民教育一詞[5]。它的前身,是第二帝國在一戰末期成立的「帝國鄉土服務中心」(Die Reichszentrale für Heimatdienst/RfH ),向臣民灌輸忠君愛國的價值。

一戰後工人革命被統治階級和社民黨鎮壓以後,此機構的任務是「負責地使用公民權利」、認同共和國的自由民主價值,正如一般公民教育的宗旨。二戰結束、西德建立之後,西德政府宣稱要恢復RfH的理念,而成立了聯邦政治教育局bpb。除了發表政治教育指引和為德國近現代史作出官方的權威詮釋外,它和德國國內400多個民間團體、辦學機關有資助或合作關係,並協助軍警、政府機關、企業、學校等等,制定政治教育課程。由此可見,這種教育是十分普及的。

但這種公民教育的實質內容是什麼呢?表面上,他們宣佈要「宣揚民主價值」、培養「有責任的公民」。但實質的是,他們教的是有意識的維持現行國家體制和利益的史觀。例如一戰後RfH的具體工作,是推出大量反對凡爾賽條約和主張德意志民族權利的宣傳品,塑造和強化德國人的「民族性」。納粹上台後,部分主管官員更加入戈培爾領導的宣傳部。二戰後的bpb,則是將工人革命,同納粹黨等量齊觀,向學生宣揚德國現行的資本主義民主制。二戰前,導致納粹上台、共和崩潰的主因,正是資本家與國家共同資助納粹黨打壓工運。bpb卻說這僅僅是一個「因素」,從而抹去現行佔統治地位的資本家,以及國家政權打壓勞苦大眾的一面。換言之,就是隱惡揚善。

所謂「公民教育」,其實同樣是一種意識形態教育。因為「公民教育」本身,是國家教育公民其之於國家的權利和義務。換句話說,是國家政權的產物。由上述例子可見,德國這個模範國家所提出的「公民教育」,也是維護國家現行體制和利益的。再舉一個例,美國的公民教育,就提及「美國夢(American dream)」、「自由企業(Free enterprise)」、「小政府(Limited government)」的說法——這不是在維護他們的資本主義麼?相對於歐洲人,美國人對福利、財富再分配抱有極大疑慮,難道不就是美國「公民教育」的成果嗎?

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家伏爾泰說過,「歷史只不過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對死去的人的玩弄」。所謂公民教育,總會帶著當權者對歷史的詮釋,以及宣揚當下制度的合理性。所以,「公民教育」並非如學民所想般中立。問題是,這種教育又是不是為勞苦大眾服務?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對於這點,學民似乎沒有想得十分清楚。

國教科以外的洗腦教育

其實所謂「洗腦教育」(若果真的要用這個字詞),並不只是在國教科發生。其他科目,諸如宗教、歷史及經濟科,或學校以外的意識形態滲透,例如媒體輿論,其內容早已有特定的意識形態,以更不被人發現的姿態「洗腦」。但對於這個問題,學民亦沒有梳理和回答。

眾所周知,香港的學校不少都是由宗教團體開辦的。它們能自由地將自己的教義和儀式等在學校推行,並要求全體學生參與。這些內容,其實也有滲入其宗教觀念及政治觀點。例如對同性戀者的歧視。由於中小學生的知性發展未必十分成熟,在這些宗教團體教育機構上學的學生,或多或少也會不自覺地接受了這些觀點。

什麼是洗腦教育?哪些是我們應該反對的?學民似乎沒有系統性的答案。學民召集人黃之鋒,在3月3日城市大學論壇上,甚至將「政教分離」解釋為「只是政府和教會權力的分離」[6],而無視教育機關對塑造公民身份和政治立場的關鍵作用。在9月2日的城市論壇上,黃之鋒也完全迴避了現場觀眾關於教會學校推行聖經課、陳日君高調介入政治是否洗腦的提問。

立場與行動:指向問題本質的障礙

綜觀學民發表過的文宣,他們沒有對「國民教育」提出深入的分析,通常只是不斷重複「反對洗腦教育」、「反對紅色滲透」等口號。誠然,這種符合「常識」的論述,起了很顯著的動員作用,使學民的行動很快得到大量群眾的支持。但是,由這種論述掀起的運動,使深化討論難以發生。當這種粗疏和片面的思維在群眾之中傳播,問題的本質就只會繼續被模糊下去。

在梁政權推行國教科的情況下,學民做了不少工作去推動這場運動,其認真和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僅在今年,它辦了五區街站、狙擊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發動遊行、絕食和佔領集會,得到泛民媒體大力宣傳,引起社會關注。然而,這種泛民互相宣傳的現象,如上所述,只會使指向問題本質的討論,在這場運動中更難發生。

結語:困在假對立還是打破框框?

思想操控固然是要反對的,但反對的內容,不能僅限此科,而是要對社會的思想操控進行根本性的批判。其實學民思潮的意識形態,也走不出建制(代表親中共官僚的意識形態)與泛民(代表西方民主國家的意識形態)的對立。問題是,在這個對立中站邊,是否真的能打破廣大學生被思想控制的枷鎖?這需要大家三思。

[1] 學民思潮:《立場聲明:撤回國民教育科 只可推展國情教育 不要官方定義國民教育》
[2] 《其他國家只有公民教育,而沒有國民教育》:http://www.facebook.com/Scholarism/posts/458227430876335
[3] 同註[1]
[4] 同註[2]
[5] 德國聯邦政治局有關公民教育的英譯網站http://www.bpb.de/die-bpb/51236/the-federal-agency-for-civic-education
[6] 《國民身分大作戰──身分認同@公民教育》論壇錄影:http://inpressbks.wordpress.com/2012/08/17/001-9/

(本文原載於《中大學生報》2012年9月號)

發表留言

Filed under 舊跨時

【反國教特刊】❻ 追求維持現狀的運動,進步在哪? 記一記反國民教育運動和911事件

文:毛淳宇

遲遲才有心情歸納對反國民教育運動的一些想法。姑勿論是動員了十多萬的人聚集,佔領運動早就種下了落得如此下場的根,我認為沒甚麼值得失望。很多人會認為,單論其躁動和凝聚力,此場運動已顯示出其進步性,應該介入並將之推進至罷課甚至更激進的行動。可我亦留意到這期間,有為數不少的同行都對這種聲勢浩大感到納悶。我不禁問,真的是運動保守還是我們犬儒?
除了民主抗共外,香港根本沒有其他鬥爭

在反國教運動裡我發現,香港的核心價值乃將核心價值永恆地傳給下一代。所以運動中隱含的主體不是學生,而是每個有潛在可能成為家長的香港人。還記得初頭看報導,一位家長說國民教育問題觸動了她作為家長的底線,而她一步也不會退讓。這不能越過的底線亦正正是所謂的「現狀」:戴卓爾式的家庭價值,一種沒有社會、嫌惡階級政治、自我中心的威權民粹。這方面在運動開始時已是毫不模糊、清晰不過且難以逆轉。越多人參與只會證明這種價值是何等地主導著香港人的思想。

罷課與運動中親子保守秩序的矛盾

就談談整場運動的罷課條件。正如上面說的,我認為家長在運動中佔主導地位。學民思潮雖然由中學生所組成,但他們懂得運用這些限制,才得以使社會上普遍的家長深切動容,形成這「親子大聯盟」。

但這秩序和罷課行動基本上互相矛盾。對比歷史,先別推到某種學生最終觸碰到勞動者的可能。68學運未必是最好的例子, 但說到罷課也該拿來參考一下。世代鬥爭是當時促使學生作為運動主體的一大因素。可以說,如果學生未能擁有與長輩割蓆甚至鬥爭的決心,罷課演變為社會事件,從而推動改革基本上是痴人說夢。在整個反國教運動中,家長與學生連成一線,長幼的秩序分明亦被無限放大。到最後亦都是學民抵受不住家長壓力而被逼接受撤出,但是接受的並不只是一個決定,而是長輩話事。就好似小時候不想12點前返屋企,但如果你犯規就要與同屋企人反面。這場學生運動早就預計要在12點前返屋企。

至於大台的民主性質,對我來說並不是運動進步與否的關鍵。不能夠過分寄望運動形式能為之帶來昇華,而是,到底他們在想甚麼、追求甚麼。即是,假設大台的態度是強硬地堅持推動罷課,那現在批評大台民主性的人又有甚麼好不滿的?然而在佔領的頭數天到過現場,感受到的只是,若提出任何有害於香港核心家庭價值的,都會被在場群眾視為反動。這是我對佔領政總行動較為冷漠的原因。別跟我說,現時群眾沒準備好之類的安慰句。如果一場所謂運動的核心價值是就是保守,且不能被挑戰,那到底參與的用意是甚麼?

資本主義不想你知道的事-智利911

另外,關於洗腦。如果反對國民教育的用意是維持現有那套,那其實我們並非真的那麼懼怕洗腦。關於西方教育及國教對腦部的影響等問題已有很多深入討論。適逢今天911事件發生11週年,在此試試補充一下。

若國情教育之所以恐怖,在於只告訴你好的一面,那我們現時的教育就沒有隱惡揚善?資本主義衍生了無數大規模的血腥暴力和壓迫,為何都無人知曉?剛才看到近來過身的政治評論家科伯恩(Alexander Cockburn)在73年關於前智利民選總統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死訊的一篇文章,映照著這宗全球轟動的恐怖襲擊:70年代初,美國作為全球最「民主自由」的強國,因為感受到智利總統阿連德的社會主義傾向會危及自身利益,遂在背後支持了一場由美國自由派資助培訓的智利經濟精英發動政變。直到73年的9月11日,往後被稱為「小911」的一天, 以皮諾切特將軍(Augusto Pinochet)為首的反對勢力成功推翻阿連德建立軍政府,並開始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意識形態。這一般被認為是美國第一次在別國,透過暴力硬推的新自由主義實驗,來鞏固資本主義的跨國利益。科伯恩指出,在政變發生後,幾乎沒有美國媒體如實、詳盡地報導關於阿連德及數千名工人支持者被捕殺的經過。而皮諾切特這自由經濟的徒兒自亦對工人運動強硬打壓。

如果今天我們都不由自主地同情美國人的911國殤;如果64屠殺就是中共不願給我們下一代知道的;這就是經濟科選擇不告訴你,有關新自由主義興起時的暴行。例子還多不勝數,全都是發生在他們最看不順眼的底層勞動力人民身上。說到這,我們其實要反對的東西應該更明顯了吧?

洗腦已是日常

還有一個事實是,美國四大資訊社壟斷了全球80%的資訊流動。我們能看甚麼,學到關於世界的甚麼,早早就受無數外力操控。若硬將現況說成是「自由」並加以捍衛,豈不更合符所謂洗腦的操作?稍稍想一下就能明白,洗腦總得在你不知情的時候進行。如果真的能單靠告訴你:「你是甚麼」就完成洗腦,你早就成為李超人了。

如果認為經濟科沒有洗腦效果,根本沒理由反對以同樣方式灌輸的國民教育,因為有太多太多關於資本主義的事情他們都永遠不會告訴你。我只是認為,拒絕謊言應該不分政體、貫徹到底。如果單單為了恐共所以維持現有制度的種種不公,我們為何不能指出,並堅持地抽離?

我沒有想什麼,只是希望自己和同行在對抗民粹時能夠超越種種對群眾的盲從。也希望接下來如果有某些學生連結,能夠進一步討論一下。

(本文原刊面書:http://tinyurl.com/8p92274 讀者可進入閱讀並留言討論)

發表留言

Filed under 舊跨時